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浙江大學陳軍教授和彭金榮教授課題組通過破解生命體“遺傳補償效應”的分子機制,為多種遺傳性疾病提供了潛在治療途徑。相關研究成果于4日在線發(fā)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志。

研究人員介紹,生命中的遺傳物質DNA時刻都會受到損傷威脅,每個細胞的基因組DNA每天會遇到約一萬次的損傷。“遺傳補償效應”指在某一基因受到損傷、發(fā)生突變并徹底失去功能后,生命體采用相應機制,提高其他基因的表達來代替這一基因的功能。然而,長期以來科學界對“遺傳補償效應”是怎樣起作用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無義突變和同源序列是“遺傳補償效應”的兩個先決條件。其中,無義突變是指從DNA中轉錄出來的mRNA由于突變形成提前終止密碼,進而提前結束了蛋白質合成。

“比如降低一個控制羽毛色澤基因的表達,小鳥的羽毛會變得暗淡無光,但如果徹底去掉這個基因,小鳥依舊能發(fā)育出絢麗的羽毛。我們認為這個控制羽毛色澤的基因發(fā)生了無義突變,‘遺傳補償效應’發(fā)揮了作用。”陳軍說。

通過研究實驗,課題組首次揭示“遺傳補償效應”引發(fā)、逐步形成直至發(fā)揮效應的分子機制,并精準定位了誘導“遺傳補償效應”的中介蛋白。“就像一個工廠的崗位空缺出來,需要中介來找到其他人員來完成相關工作。阻斷中介的工作,就阻斷了‘遺傳補償效應’的發(fā)生,這一發(fā)現(xiàn)對于后繼基因功能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陳軍說。

此外,“遺傳補償效應”分子機制的發(fā)現(xiàn)對于揭示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疾病治療具有重要的價值。陳軍表示,這項研究為一些人類遺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通過激活人體內“遺傳補償效應”或可成為新型治療手段。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險!天降枯枝 汽車引擎蓋被砸出個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