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年又一年的“最難就業(yè)季”,本科畢業(yè)選擇攻讀碩士研究生的人數(shù),每年都在刷新紀錄。
10月31日是2020年研究生招考網(wǎng)上報名截止日。按照預計,今年考研人數(shù)將繼上一年的290萬人之后,再度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達到330萬人左右。
一邊是考研難度越來越大,另一邊是保研(也稱“推免”)大軍日益擴容。從近年來招生數(shù)據(jù)可見,許多高校給保送生的名額占到招生總數(shù)的一半甚至更多;“推免”也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特別是名校尖子生爭奪的主戰(zhàn)場;而在尖子生“神仙打架”的背后,高校也頻頻出招展開看不見硝煙的生源“大戰(zhàn)”,選才中的公平問題呼喚制度保障。
推免“大戰(zhàn)”一再搶跑 “發(fā)令槍沒響就輸了”
南開大學哲學專業(yè)的大四學生夏子萱沒想到,努力了3年好不容易贏得保送資格,竟然在正式報名開放前發(fā)現(xiàn),本校本專業(yè)名額已招滿。也就是說,她輸在了“發(fā)令槍響之前”。
“往前幾年,只要有保送資格,想留本校本專業(yè)基本上和導師打聲招呼就行。”夏子萱驚訝于今年的競爭如此激烈。
按照教育部相關規(guī)定,各高校要在每年9月25日之前確定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名單,而這些同學要在10月25日之前,在全國統(tǒng)一的網(wǎng)上推免系統(tǒng)報名,申請并參加考核,最終才有機會領到錄取通知書。
她眼看著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學校9月公布的推免名單里,全班41人,排在第11名,擦著邊剛夠保送資格。跟隨自己導師留在本專業(yè)讀研,在她看來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Hf萬沒想到,激烈的推免“大戰(zhàn)”早已在5月就悄然打響。
事實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各高校“招收推免生大戰(zhàn)”就已“硝煙四起”。各高校紛紛在四五月外出做招生宣傳,在暑假舉辦夏令營,提前鎖定相當一部分優(yōu)質生源。這意味著,如果想和從前一樣,等到國家規(guī)定的報名時間才下手,為時已晚。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的劉征最近也懊悔不已,“之前以為本校穩(wěn)了,就沒有參加夏令營,也沒有報其他學校”。
大二時,劉征就開始為保研做準備,為了推免熬夜準備學年論文,“既要把自己的成績穩(wěn)定在前面,還得收集準備各種資料”。
他原以為提前聯(lián)系好了導師,留本校十拿九穩(wěn),后來才發(fā)現(xiàn)夏令營時學校已確定了優(yōu)秀推免生名單,隨即在異常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一所雙一流高校研究生院招生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近年來想讀研的人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幾年本科應屆畢業(yè)生人數(shù)增加,另一方面是隨著近年來社會轉型升級,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對人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研發(fā)類崗位更多了,很多領域對學歷都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較2014屆下降1.6個百分點,呈持續(xù)緩慢下降態(tài)勢;同時,“正在讀研”及“準備考研”的比例較2014屆分別增長3.2%和1.4%。
就業(yè)難、考研難,推免讀研的競爭也隨之變得激烈起來。盡管教育部規(guī)定了推免生占比不應超過50%,但各校各專業(yè)依舊存在彈性的空間。根據(jù)《2019年研招報告》,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在2018年接收的推免生占比均已超過50%,而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部分專業(yè)甚至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接近100%。推免自然成為更多學生,特別是優(yōu)秀學生的必爭之地。
保研路上的努力 “廣撒網(wǎng),多斂魚,能去就從之”
經(jīng)歷了4個月驚心動魄的保研長跑,剛剛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的楊梅感慨,“這里門道太多了!”
5月開始,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和考核通知,從上百所高校的上千個院系及專業(yè)網(wǎng)站中爭先恐后地冒出來。她開始關注各種推免信息公眾號,又去了解了幾個保研培訓班,生怕錯過什么。
“保研的戰(zhàn)爭從信息戰(zhàn)開場,全靠自己大海撈針地找。”楊梅發(fā)現(xiàn),各高校各專業(yè)的情況,包括考核要求、錄取比例等都不盡相同。
首先是報名階段,各高校要求不同,考生只能按照慣例總結其中的門道:比如,有的高校一般只收第一名,入選難度特別大;有的高校假如7月面試沒有成功,9月還有機會再試試;也有的高校很快就招滿。
各高校考核內容也不盡相同:有學校只進行筆試面試,有學校還加入了展示、辯論等環(huán)節(jié);部分高校對專業(yè)知識的考察以宏觀方向為主,但有的則側重解決具體問題。
選擇專業(yè)時,她不得不考慮就業(yè)前景,因此還需要逐一考察學校具體的專業(yè)建設情況和研究方向等。
太多的信息讓她感到力不從心,只得求助保研培訓班。在交了2999元的基礎學費后,她加入了某機構一對一的“包過”班。培訓班一共持續(xù)8周,老師均為之前“推免”成功的學生。一旦推免成功,根據(jù)最后學校的不同檔次,還要再交1.2萬-2.6萬元不等的學費。
從學校選擇、簡歷的準備到筆試面試的考核……“老師”基本上是通過微信語音電話給她講趨勢、作分析,“過來人的總結確實能讓你省下不少時間。”
經(jīng)過老師的分析,楊梅選定了幾所目標院校,投出包括簡歷在內的個人材料,爭取獲得參加筆試和面試的機會。
通過夏令營讓導師和學生提前交流,是如今高校一種比較流行的考核推免生的方式。一般來說,倘若拿到了夏令營的優(yōu)秀營員稱號,基本就可以視為被錄取。但這其中也存在著不確定性。楊梅笑著說,考生之間流行一種說法,“廣撒網(wǎng),多斂魚,能去就從之”。
剛收到清華大學待錄取通知的王林,是典型的“學霸”。大學4年,他穩(wěn)居專業(yè)第一。憑著傲人的成績,他在今年夏天一口氣填報了5所學校并拿到了offer。
“有時兩三天就得換個地方。”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從7月到9月,在漫長的保研戰(zhàn)線中,王林感覺,自己要么是在學?;杼旌诘氐貜土?,每天學習時間長達14個小時;要么就是背著沉重的行囊,穿梭在大江南北的各個車站。
早在大二,王林就開始參加各種保研的講座,提前了解想去的學校,同時準備復習材料。但當大三開始四處投簡歷時,這位“學霸”依舊感到信心不足:“不確定因素太多,不得不多報。”
他注意到,各高校最終公布夏令營優(yōu)秀營員名單時,有的會直接寫明獲得優(yōu)秀營員即可以免復試直接錄取,有的只會在通知末尾注明是“優(yōu)先推薦名單”,還有的“保留調整推薦人選的權利,最終結果以審批公布結果為準”。
王林一直在幾個推免生自發(fā)組成的微信群里。有些考生抱怨,明明被認定為優(yōu)秀營員,但直到開始正式報名時才發(fā)現(xiàn)未被錄取,然而此時,大部分好學校的名額已經(jīng)招滿。甚至,還有部分學校根本不公布最后的入圍名單。
更自由更開放的選拔機制對高校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日趨激烈的推免生源大戰(zhàn),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研究生招生制度變革的一個注腳。
“這些年,我們招生工作量在逐漸加大。”南開大學哲學院副院長賈江鴻介紹,2014年,是中國研究生制度的一個分水嶺。此前,推免生只能填報一個志愿,“求穩(wěn)妥、留本校”成為大多數(shù)學生的選擇。
隨著2014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的出臺,傳統(tǒng)推免模式走向了終結。一方面,新政策極大地豐富了考生的選擇:允許考生填報3個志愿,同時不再限制留校限額,高校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報考。另一方面,從報考直至錄取,整個過程統(tǒng)一采用國家的“推免服務系統(tǒng)”,一改從前各高校使用自己的報名系統(tǒng),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
“為了招到優(yōu)秀的學生,學院也很早就開始了準備。”南開大學哲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盧興多年參與推免選拔工作。他認為,當下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在質量方面有進一步地提升,也應該給學生更大的選擇范圍。
這也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點。一位高校招生負責人介紹,研究生階段類似于學徒制的導師帶學生的模式,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一般來說,能取得各校推免資格的學生,往往成績優(yōu)異同時綜合素質較強。提前深入學生中宣傳邀請學生來參加夏令營,有助于導師與學生深入交流。“我們也不希望培養(yǎng)的都是自己本校的學生,這不就把學術越做越窄了嗎?”他認為,學生的多元化也能優(yōu)化學校的學緣關系。
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各高校有了更多主動權,可以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選人細則,然而更高自由度也帶來一些“可能會存在暗箱操作”的質疑。
“有些標準沒有要求必須公開,可能會使一些學生認為流程不透明。”東部地區(qū)某高校研究生招生負責人說,以夏令營資格審查為例,考生所在學校的學科建設水平、學生排名、外語能力等因素都可能被考慮其中,最終綜合得出對學生的評價。
不可否認,考核中保留了不少主觀因素,被認為留下了人為控制錄取結果的空間。盡管沒有寫在明面上,但不少學校將考生是否“出身”名校作為隱性考核指標,也就是說,非名校考生被錄取的幾率很小。與此同時,考生導師的推薦、與對方學校的關系等,也都影響考核最終的結果。
這位負責人說,采納導師推薦的原因也在于,報名的學生多了,有時很難完全從書面材料判斷學生的能力,“那么我們認為,專家推薦就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考生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各校考核標準不一、流程也不夠透明。“這確實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該負責人承認,存在不同學校、不同導師的考核方式和難度不一的問題,“有的學校面試就是打個電話,很難真正起到考核的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會對其公平性的懷疑。一位考生對記者說,“最終錄取誰,根本沒有硬標準,學校說是誰就是誰。”
事實上,不僅是學生,各高校也面臨不少壓力和挑戰(zhàn)。“比如其他學校對學生做了很多工作,可能就把好學生吸引去了。”賈江鴻說。
上述東部高校招生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無奈,每年招生中都會有一些提前招到的學生在最后關頭放棄被錄取的資格,不來報到。為了避免被學生“放鴿子”,學校也只能想一些辦法,比如這所學校有2000個錄取推免生的名額,那么發(fā)出的通知可能會超過這個數(shù)量。
在他看來,這種更開放更自由的人才選拔方式,對高校下一輪的競爭和發(fā)展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高三就“桃李滿天下”了 這位“小老師”挺牛2019-11-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