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nèi)頻道>國內(nèi)新聞
分享

在本次疫情之中,我們看到包括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在內(nèi)的很多國家都積極援助我們國家抗擊疫情。在這些捐贈物資的國家里我們注意到,鄰邦日本這一次做得太好了,不僅及時捐贈口罩和防護服等重要物資,還在網(wǎng)絡和現(xiàn)實中為武漢為中國加油打氣,讓我們感動萬分。在日本捐贈給我們的物資中大家其實都關注到了一個感人的細節(jié),那就是日本的捐贈物資上面很多都寫著詩句。

這些詩句讓國人感覺是特別的好,除了含有中日人民源遠流長的友誼外,并且非常又詩意了。說真的,在我國的印制品上,很難看到如此雋永詩意的句子??吹竭@樣的語句,網(wǎng)友們都熱評起來,稱不由得連讀了好幾遍,還把它記錄了下來。下面我們來細細品味來自日本的友誼。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是什么意思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都有哪些大盤點

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的包裝寫著這么兩句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很簡單,意思也很明了,山川雖然各有疆界,屬于不同的國家,但風月無界,人們生活在同一個藍天下。

這首詩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親王,叫長屋,生于684年。他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長屋親王自幼聰慧,擅長詩詞,熱愛唐文化到了癡迷的地步。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大唐進行文化交流,親身感受和學習大唐文化。那時候,日本派遣了多批遣唐使,到唐朝學習。這些遣唐使中,很多人是僧人。

長屋親王這次贈送袈裟給大唐,就是在遣唐使來唐時帶來的,作為贈禮。長屋王給唐朝的眾僧送了一千件袈裟,這一千件袈裟上都寫著四句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鑒真和尚看了之后非常感動,毅然決然,六渡扶桑。譜寫了中日關系中最輝煌的,最感人的那一幕。

今天,我們在捐贈的物資紙箱上看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八個字,知道這段歷史的人,思緒即刻飛越千年,穿越到了大唐盛世。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真正是源遠流長。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是什么意思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都有哪些大盤點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詩經(jīng) 秦風》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一首戰(zhàn)歌,打仗時唱的。原句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其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怎么能說沒有衣服呢?來,我們同穿一件。

這個包裝里面裝的就是我們一線醫(yī)務人員用的防護服,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兩句詩的時候,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更加滾燙,更加鼓舞士氣。最后想說的是:歷史不應該忘記,但同時不能忘記的是今天就是明天的歷史。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是什么意思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都有哪些大盤點

這個詩句出自于王昌齡的《送柴侍御》,這首詩是這樣寫的: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這是王昌齡送別詩中的佳句。正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古人對離愁,一般的態(tài)度都是十分傷心凄婉的,但是王昌齡在這里卻一反常態(tài),同樣是離別,但是卻寫得一點都不悲傷。即便是分別之后,青山我們可以一同見到,云雨也是同樣的云雨,明月也不會變成兩個,所以雖然分別,又何必去悲傷呢?這正是和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樣,是送別中的激勵之詞。日本京都府舞鶴市給大連支援物資上寫著這句話,也是在激勵國人,雖然分別兩地,但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彼此擁有深厚的人文淵源。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nèi)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iQOO 13銷量創(chuàng)下新紀錄 上市首日超越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