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 商城 海角社區(qū) 全城熱戀 房子 汽車 電子報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正文

德化瓷燒制技藝將申報世界“非遺”

德化陶瓷作品(網圖)

昨日,記者從德化縣相關部門獲悉,德化瓷燒制技藝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5年12月31日,國家文化部發(fā)布《關于公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告》,德化瓷燒制技藝這一民族民間文化榜上有名,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隔十年之后,德化瓷燒制技藝將再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宋元時期,德化瓷大量外銷,成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之一。”德化縣相關部門介紹,根據德化考古發(fā)現的238處唐至清的窯址,結合德化縣博物館館藏新石器時代的硬陶、印紋陶片、當地古墓出土的瓷器及大量的古窯址的標本分析推測,德化陶瓷制作生產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元,盛于明、清,發(fā)展于當代。唐后期,第一部陶瓷專著《陶業(yè)法》編纂面世。宋代,德化制瓷工藝已經采用輪制、模印和胎接成型技術。元代,德化開始建造“雞籠窯”,陶瓷燒制發(fā)展為氧化燒成技術,產品質地瑩潤、如脂似玉。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游記》中贊德化“瓷市甚多、制作精美”;現意大利博物館珍藏他帶回的德化瓷器,稱為“馬可·波羅瓷”。至明代,德化陶瓷制作工藝從造型到釉色都登上了新境界。明末清初,德化陶瓷業(yè)進入鼎盛時期,特別是“泰興號”沉船發(fā)現的35萬件德化青花瓷器,進一步證明德化瓷的生產和外銷在清代已達到全盛時期。

根據考古資料分析,德化窯的民間陶瓷工藝唐宋元時期主要分布在蓋德、潯中、龍潯、三班四個鄉(xiāng)鎮(zhèn);明代主要分布在潯中、龍潯、三班、葛坑四個鄉(xiāng)鎮(zhèn);清代民國時期遍及全縣各個鄉(xiāng)鎮(zhèn)。在德化瓷雕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眾多民間藝術大師。近年來,為了保護好這一傳統工藝技術, 德化縣不僅成立保護工程專家小組,而且制定德化瓷雕塑工藝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的認定標準,成立德化縣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研究會,并在陶瓷博物館建設用于搶救保護德化瓷雕塑工藝的基地,完善德化瓷雕塑工藝保護的各項制度。“爭取申報世遺,更好地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其在新時代繼續(xù)煥發(fā)光彩。”該部門相關人士介紹。

責任編輯:林晗枝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