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考古學研究是探索中華文明海洋性的起源和早期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脊艑W研究旨在通過對文物和遺址的發(fā)掘,提供古代社會生活、文化活動相關的實物證據,幫助還原和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智慧和藝術元素,為當代社會提供嶄新視角和創(chuàng)意融合??偠灾?,考古南島語族為我們提供了一扇通往過去文化的窗口,通過對古代文物的挖掘和研究,促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握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各方面發(fā)展水平。為更深入探索南島語族的形成過程和演變趨勢,在莊佩芬教授的帶領下,經濟與管理學院閩臺青年交流探緣實踐團于2024年1月19日抵達福建省平潭縣南島語族考古基地進行為期2天的寒假實踐活動。

圖為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陳列室

圖為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陳列室

線上調查 實地考察

距今約6000-4500年的臺灣大坌坑文化被認為是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的代表性遺存,因平潭殼丘頭文化與之存在諸多相似,福建沿海地區(qū)被認為是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臺灣擴散的重要出發(fā)地。殼丘頭遺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島,沿海岸山體東麓被風坡地連續(xù)分布,包括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遺址。2017年至今,經過多次發(fā)掘,取得重大收獲。

殼丘頭遺址群發(fā)現了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錛為代表的磨制石器,以及少量的穿孔石器。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石錛普遍較小,有的長度僅有3.5厘米,作為裝柄的復合工具,用來采集或攫取食物,或用于修房或造獨木舟的工具。

圖為磨制石器

圖為磨制石器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介紹考古發(fā)現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介紹考古發(fā)現

殼丘頭遺址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有少量的施紅衣陶。器表典型紋飾是壓印貝齒紋、戳點紋、刻劃平行條紋、鏤孔等,口沿唇面壓印短斜線或花口則多見。流行圜底器、圈足器、零星的平底器??谘赝鈧瓤虅澠叫袟l紋、內側沿面內凹、唇面呈波浪形。相似的遺存見于閩侯溪頭遺址下文化層、金門的富國墩等遺址,尤其與臺灣大坌坑文化存在相似性,顯示出臺灣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關系。

圖為殼丘頭遺址陶器示意圖

圖為殼丘頭遺址陶器示意圖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介紹考古發(fā)現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介紹考古發(fā)現

實踐小結

著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殼丘頭文化是臺灣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或源頭之一,并很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源頭。他指出,臺灣島和澎湖群島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遺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間,明顯晚于殼丘,具有淵源和傳承關系。由此可見,從遠古時代開始,閩臺兩地就同根相連。

通過了解南島語族的文化故事,此次活動幫助團隊成員加強閩臺青年交流互鑒,進一步賦能閩臺青年發(fā)展,對于增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合作,增強兩岸人民同根同源認同,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圖為閩臺青年交流探緣實踐團合照

圖為閩臺青年交流探緣實踐團合照

(朱怡嫣 莊佩芬)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團醫(yī)藥健康:“雙11”線上線下養(yǎng)生保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