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娛樂星聞>娛樂新聞
分享

李安新片首映 自曝“靈魂”選角看中天才少年

李安新片首映

11月6日,李安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李安與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兒子李淳以及他這次新發(fā)掘出來的無表演經驗新秀喬-阿爾文一起出現在首映禮上。時隔四年再次回來,盡管霧霾和忙碌的工作導致李安無暇外出游玩,他還是很高興能回來感受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火熱氣氛。這次李安挑戰(zhàn)120幀新技術電影,也是第一次接觸軍人題材,他向觀眾解釋了自己為何不斷挑戰(zhàn)電影技術,以及為何一再使用無表演經驗新人擔綱主角。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是李安突破性使用120幀/4K/3D格式拍攝電影,講述從前線歸來的美國大兵在面對回國生活的萬千思緒,這個英雄小隊獲得與天皇巨星同臺表演的榮耀,然而主角卻發(fā)現自己不得不回到戰(zhàn)場。盡管李安已經拿下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無數獎項,這名62歲的電影導演始終以“電影學院學生”的心態(tài)摸索新領域,“只要能讓我摸跟電影相關的工作我就覺得開心”。

李安將這部電影與《少年派》做比較,一方面,“中場秀”和“真實戰(zhàn)爭”正如《少年派》中的幻想世界與真實世界。而與發(fā)掘了《少年派》的男演員蘇拉-沙瑪一樣,他這次又選了一個沒有大銀幕表演經驗的英國男演員喬-阿爾文。李安說,看到阿爾文就好像看到自己的一個分身一樣,他還打趣形容為看到了一個“人操縱的阿凡達”,無論是對蘇拉-沙瑪還是對喬-阿爾文,他覺得雙方都更有心領神會的交流,不但是導師跟徒弟的關系,更是思想和形象結合在一起。李安認為選角色的過程不僅是有理性的思考,感情的交流,更有靈魂的感應,他自認“前輩子跟他們有緣”。對于喬-阿爾文,李安認為他比少年派可能更好些,不僅因為樣子楚楚動人,表演上也有頂級的天分,他覺得自己能找到天才少年阿爾文來演比利-林恩是“受到電影之神的眷顧”。

除了這位新人之外,李安這次還讓自己的兒子李淳加入了電影中,飾演英雄小隊八名戰(zhàn)士中的一個。在此前的微博互動上,李安曾風趣自嘲“有讓自己摸火箭筒的爸爸多好”,這次李淳在片中果然是有使用火箭筒爆破的戲份,不過李淳表示自己壓力很大,受現場條件所限,只有兩個機位拍攝這一場戲,他們必須非常有把握。他形容此時自己“簡直比做李安的兒子壓力還大”。不過李淳和喬-阿爾文也沒有因此得到有待,他們與其他年輕演員一起被送到軍營接受魔鬼訓練,由于4k120幀3d對演員要求極高,如果不能在氣質中自然流露出大兵本色,他們的表演就不算成功。李安本人被他們的付出打動,“年輕演員的投入讓我感動,他們跟我學, 我也跟他們學,他們給了我很正面的精神鼓勵。他們因為我,因為相信這個故事,因為相信他們的角色,對我來說是負擔也是力量。”

李安詳細解釋了自己為何拍攝4k120幀3d這種格式,原來在最初讀到本-方登的小說原著后,他本不打算將此搬上銀幕,因為故事非常情緒化,是一天之內發(fā)生在一個男孩內心的戲份,如果沒有120幀技術,他就不打算拍了。但因為有了120幀的支持,他得一將更主觀、更細膩的感受呈現在銀幕上,正是因為拍攝方式的不同,如果選用成熟的電影演員,必須令其將此前的表演經驗全部忘掉,這時選擇新人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天然效果。

談到革新電影,李安表示自己并無野心,因為電影行業(yè)是綜合產業(yè),每一部電影都有許多環(huán)節(jié),而他很樂意在拍攝這一層面上首先進行摸索嘗試,以期能為電影行業(yè)帶來更多的可能。不斷走出舒適區(qū),挑戰(zhàn)自己不能之事,對他來說也是一個保持活力的秘方。他認為數碼電影是很有潛力的,他以后也會嘗試浪漫的、輕松的、抽象的類型,讓數碼電影展現無數種可能。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目前在中國只有兩家影院能夠播放4k120幀3d格式,但李安解釋說,其實在其他影院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格式,比如2k120幀3d、60幀3d等,為了在每一種格式里斗呈現最好的效果,要求完美的李安導演還特地根據不同格式進行視覺調整,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

據悉電影將于11月11日上映。(森月/文 藍本/視頻)

責任編輯:鄭梅欽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險!天降枯枝 汽車引擎蓋被砸出個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