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賞 精彩一籮筐
兩岸民俗文化盛宴亮相上下杭
下杭路上的潮汕英歌舞巡游表演。記者 張旭陽 攝
精彩的民俗表演、獨特的海峽元素、豐富的非遺技藝……22日,2024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jié)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qū)開幕,以“龍騰盛世·萬物‘福俗’”為主題,深入挖掘整合兩岸文化旅游資源,為市民群眾獻上一場囊括吃、喝、玩、樂、賞的民俗盛會,全力營造“福州年 最有福”的歡樂祥和節(jié)慶氛圍。
此次活動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指導,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臺江區(qū)人民政府、福州古厝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福州市文化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qū)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福州高新區(qū)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名城保護開發(fā)有限公司承辦,福州市上下杭保護開發(fā)有限公司執(zhí)行。
民俗展演年味濃濃
紅紅火火的燈籠、吉祥喜慶的窗花、紅彤彤的“福”字……走在節(jié)日期間的上下杭,人們與福氣、喜氣撞個滿懷。
“快看快看,‘婆姐’來了!”當天上午,在市民呼聲中,“婆姐”手持油紙傘,邁著搖步一路走來,向沿途游客送上平安祝福。
活動現場,潮格肩頭戲讓市民游客嘖嘖稱奇。只見小演員身穿古裝戲服扮成小生、小旦、小丑等站在大人的肩頭,大人負重若輕,用雙手抓住孩子的雙腿悠然前行,精彩表演惹得不少小朋友也紛紛爬上家長肩頭圍觀。“太熱鬧了!”“年味十足!” 大家不約而同發(fā)出感嘆。
伴著強烈的鑼鼓節(jié)奏,踏著變化多樣的步伐,臉涂油彩的英歌舞者手里的舞槌上下翻飛……在育智廣場,集戲劇、舞蹈、武術于一體的廣東潮汕英歌舞同樣人氣滿滿。 “又燃又炫!”“太有活力了!” 現場市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
當天,民俗專場表演在上下杭金銀里廣場精彩上演,舞蹈《疍家漁鼓》、福州話歌曲《金厝邊銀鄉(xiāng)里》、歌舞《禮樂閩清》等節(jié)目紛紛登臺,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活動現場,還有燈謎有獎競答和套圈、投壺、拓福等各類廟會小游戲,讓群眾熱熱鬧鬧游園,歡歡喜喜迎元宵。
據介紹,本次活動著力打破空間限制,融合運用古厝場景,搭建原生態(tài)舞臺和沿途多個一步一景的民俗展演區(qū),營造沉浸式體驗。此外,通過在下杭路主街和三捷河開展“福俗·雙杭巡游”“福俗·河上民俗”活動,開啟陸上、水上雙線玩法,以多維度視角呈現兩岸民俗文化。“一個街區(qū)就可以看遍兩岸民俗表演,不虛此行!”來自江西的游客陳先生說。
海峽元素異彩紛呈
22日,在上下杭臺灣“兩岸同福”主題展館前,臺灣中華少數民族藝術文創(chuàng)促進會理事長朱王碧玉帶著十余名臺灣少數民族姑娘載歌載舞,點燃上下杭的喜慶氛圍。
朱王碧玉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70多歲了,是第三次來福建參加這種文化交流活動。“兩岸的民俗文化有許多共通之處,我希望通過這種民俗文化交流,讓更多臺灣的年輕人了解祖國大陸,攜手為兩岸的文化傳承與弘揚貢獻力量。”
此次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jié)延續(xù)往屆傳統(tǒng),發(fā)揮榕臺地緣優(yōu)勢,著重引入海峽元素,呈現海峽兩岸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打造增進兩岸情感交流的品牌載體和促進交流合作的亮麗名片。
臺灣“兩岸同福”主題展館里,“90后”臺灣女孩陳筱婷身著漢服,為大家介紹由她帶來的“兩岸朋友圈”系列文創(chuàng)的設計理念。“我的作品融入福州的烏塔、白塔和臺灣的101大樓等元素,希望通過環(huán)保這個兩岸熱議的話題,加強兩岸的交流。”
在“兩岸文創(chuàng)”主題市集上,苔蘚微景觀、精油手工皂、造型毛巾等臺灣手作文創(chuàng)以及臺企品牌商品、臺灣少數民族服飾等也悉數亮相,讓市民游客一睹臺灣文創(chuàng)IP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亮點。據統(tǒng)計,本次活動共有20余項臺灣項目和一批臺灣手工藝人參展,有在榕30多年的老朋友,也有來榕不久的新朋友。
“翁財記”是在福州扎根30多年的老臺企,在各種閩臺文化交流活動中總能看到它的身影。此次活動中,攤主帶來了傳統(tǒng)鳳梨酥、玫瑰瓜子等休閑零食。攤主告訴記者,福州和臺灣文化同根同源,飲食文化亦是如此,口味相似,“翁財記”食品也深受福州人喜愛。
在文創(chuàng)市集的“臺灣環(huán)保開運小鋪”內,剛來福州一個多月的臺胞吳子瑄正在拼裝燈籠。“這是我第一次來大陸,被大陸的民俗文化吸引,想過來切身感受一下。剛好元宵節(jié)要到了,賞燈也是我們都有的民俗,寓意家庭團圓、吉祥如意。”他告訴記者,此次來大陸參加民俗文化節(jié),不僅是為展示從臺灣帶來的用環(huán)保竹制成的燈籠,更是來探探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市場,今后考慮來福建或者廣東工作生活。
非遺技藝魅力無窮
柏山巖青茶、高樓米線、木雕、脫胎漆器……22日,上百項非遺技藝“組團”亮相上下杭,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走進長樂館,一股茶香撲鼻而來,泮野柏山巖青茶制作非遺傳承人林建志正在現場展示制茶技藝。在展位上,一塊塊茶餅設計精美,其中一塊茶餅上雕刻著“閩”字。由于“葫”與“福”發(fā)音相似,林建志巧妙地將閩字中間的“蟲”設計成葫蘆形狀,代表了閩茶文化的設計理念。林建志告訴記者,泮野柏山巖青茶的制作工藝復雜,包含十幾道工序,2020年該技藝成為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太精湛了!”現場,一個個以米為線綴連成的福州高樓米線作品玲瓏潔白、栩栩如生,讓市民游客驚嘆不已。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福州高樓米線的傳承人陳國銳,向游客介紹起高樓米線的起源和制作工藝。高樓米線起源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間,在民國時期最為盛行,后來這項民間技藝斷檔近70年,幾近絕跡。2015年,陳國銳通過摸索重新拾起這項民間技藝。在他的巧手下,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米粒被拼接成小三角形、正方形或六邊形等單元形態(tài),再通過拼接組合,變成鏤空狀的精美裝飾品。
據介紹,此次民俗文化節(jié)參展內容涉及全市各縣(市)區(qū)、省內外和臺灣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百項,涵蓋了傳統(tǒng)舞蹈、傳統(tǒng)音樂、傳統(tǒng)戲劇、曲藝、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技藝、民間文學、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競技等各大類別,匯聚了眼前的、耳邊的、手中的、舌尖的精彩民俗內容。
活動現場,還設置上下杭“非遺一條街”標識及非遺地圖,展示雙杭非遺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活力,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雙向賦能,煥發(fā)閩都文化的新時代光彩。福州市文化館副館長、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李君表示:“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qū)是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業(yè)態(tài)的重要聚集地。此次在上下杭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jié),在古厝宅院中引入非遺、民俗、文化等元素,旨在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福州非遺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記者 顏瀾萍 燕曉 實習生 傅亦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發(fā)布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資金使用管理辦法2024-02-23
- 福州都市圈“游”出極品大黃魚2024-02-23
- 青年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實訓基地在臺江揭牌2024-02-23
- 前期天氣轉暖 光明港公園“老住戶”提前進入求偶期2024-02-23
- 福州上下沖刺“開門紅”展現新圖景:在發(fā)展的沃野上策馬揚鞭2024-02-23
- 地鐵集團領導接聽12345熱線 南臺路三叉街站路段年底恢復正常通行2024-02-23
- 福州2個海漁執(zhí)法機構獲全國表彰2024-02-23
- 福州專家團隊發(fā)現新物種:盈江蝦脊蘭2024-02-23
- 馬祖澳兩岸共迎元宵2024-02-22
- 2024全球閩商企業(yè)領袖年會在福州舉辦2024-02-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則徐出生地:兩岸一脈傳家風2024-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